作者语:

现在国内,一说IM工具,大家肯定首先想到的QQ(TM也有人用),其次才有人说MSN。可以说,现在作为一个天朝的网民,要是没有QQ号码,你出门都不好意思和别人打招呼。君不见,现在和新结实的人,除了交换手机号码之外,基本QQ号码,也是必要互换的内容之一。至于MSN嘛,可以QQ上聊天的时候再交换吧。

那么,作为一个新生的IM工具,应该如何发展起来呢?如何再QQ这个庞大的企鹅身下,寻找空隙,生存并壮大下去呢。我简单的谈一下我的看法,希望大家能够提出自己的意见。

正文:

COCO360这个软件,不知道大家还有没有印象,他就是那个借着3Q大战时,打响了自己的名声,不过,貌似那个时候,次软件还没有彻底的研发成功,还无法真正的发布出来。今天看IT新闻的时候,发现提到了这个软件,于是我去官方主页上看了一眼。他吸引我的地方,还是这些内容:开放平台接口,鼓励第三方开发。

image

那么,下载,看看吧,12mb大小的软件,下载,安装完毕,发现,这个软件,界面还是比较简陋的。界面也不算是友好,有点粗糙的感觉。

image

看了一下,所有在线人员,6000个左右,呵呵,确实不多。

那么,再这种情况下,如果只是传统的让人们互加好友聊天,实在是没什么优势,至于可以和msn等通讯,也貌似没什么新奇的,毕竟,可以这样做的整合IM工具太多了。

那么想在夹缝中生存,应该怎么做么?要知道,IM工具,在线用户量才是基础!

我觉得,也许一下方法可行(其实,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都感觉很无力的感觉,毕竟面对QQ这个庞大的前辈,新的通讯工具很难生存啊。)

一、与开放接口,调用社区接口

既然写了开放平台接口,而且能和SNS紧密结合,那么先把接口放出来吧。国内的SNS社区,或者论坛等,并不是一家独大,那么开放接口整合,可以互相调用,并做open id,可以调用社区账号登录IM,共享社区的资源,社区享用IM的即时通讯功能。而且,基本所有的SNS社区,都有自己的开放接口,所以这个还是能实现的。

二、整合多SNS为一

定制IM上的SNS板块,类似其中的msn那个板块一样,点击后,显示的就是这个SNS的动态。点击从网页打开,进入此SNS的对应页面(不能不让用户访问社区的页面,因为那样社区网站没有流量,那么,就不是双赢了。)

通俗的来说,就是,有一些软件,是整合IM工具而活,那么,COCO360就整合之命的社区吧,合作方式,给社区提供即时通讯的功能吧,并共享社区的用户资源。同样,这样,多个社区,有一个公共的COCO360号码,也就可以让多社区的人员,可以互通有无了。也算是一个先例。多个SNS对应一个im号码。

三、整合,还是整合

一个不算新的名词——mashup,开发人员都不陌生吧?没错,就是糅合,整合。这个方式之所以流行了起来,就是因为,现在的网络产品太多了,网民们疲于各个网络应用之间,所以,如果有一个平台,能够自由的定制自己的网络产品,然后统一的都可以访问到,那么……谁不欣喜呢?说白了,就是打包,打包,一堆零散的文件,winrar打包带走,方便了很多。

那么,可以整合的多了去了,太多了,建站网站需要这些么?郁闷售后的需要么?考试培训的需要么?外包网站需要么?

想想,如果所有的网站,都能定制出来自己的产品,或者请官方人员来定制一下呢?

外包人员可以查到自己的项目,建站人员可以看到自己的建站信息,考试培训的多站之间,也能互相侃

不谈别的,用户量是否就上来了?那么,即时广告收入(不影响用户体验的广告),是否也能赚个不错的成绩呢?

总结:

其实,文章的底气还是不太强。不过占一个优势——QQ的用户量已经很庞大了,它想开放QQ的平台,呵呵,也很蛋疼的,所以,这些新兴的小IM工具,才有了发展的可能。

也许我分析的不够到位,但是可行性并不算是低,还是有可行度的。

我借这个COCO360来说说自己的一些想法,也想和广大的园友们讨论讨论,毕竟,一个程序员,如果只是代码,而不管任何的市场,那么,永远只能是一个代码工人,连项目经理都无法上位,别说当什么CTO了。因为,没有思想的程序员,就是一个工具,他无法和项目进行工艺对接。

那么,时刻根据市场,想想,并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即时是错误的,那么,你还有改正的机会,如果没有思想……呵呵……

作者: 庄周梦蝶 发表于 2011-02-18 14:04 原文链接

推荐.NET配套的通用数据层ORM框架:CYQ.Data 通用数据层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