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几件小事随想用户体验
今天早上跟园子里的一位同学在QQ上打了一会儿口水仗,本来是WebQQ的话题,后来却引出来用户体验的争论。让我思考到底什么是用户体验~
本来想写点东西总结一下我的看法,后来发现自己的想法其实很不系统和成熟,写几件小事儿吧。
1.Windows Mobile
02年,用了一会儿客户的多普达686,应该是最早的智能手机之一吧,一眼看见了熟悉的“开始”菜单,兴奋的不行。菜单模式的引入,让windows用户可以立马操作WinMobile,确实是优点,但是付出的代价更惨重。
Windows的操作环境是桌子+椅子+电脑模式,这个其实比尔盖茨也说过,它的设想是“让每个人桌面上拥有一台PC”(注意不是每个人的书包里,口袋、手上或者被窝里),所以Windows就是为了“桌子+椅子+PC”设计的,也决定了通过鼠标、键盘、菜单、图标、右键菜单等等一切操作是方便的。
而在手机上,的做法是什么呢?
1.给手机陪个鼠标肯定不现实,配个触控笔吧
2.键盘做的小一点,或者弄个推拉的
3.然后桌面、菜单啥的一股脑全部搬进了手机。
其实是非常严重的懒汉思维,注定了Windows Mobile的失败。
设想一个场景,公交车上,一手拿手机,一手拿着触控笔点屏幕,两只手全部占光,哪个手扶把手??
所以iPhone/iPad只所以成功,它设想的场景起初就跟“桌子,椅子”无关,想象的是公交车(iPhone可以站着玩,iPad可以坐着玩)、被窝里、沙发上⋯⋯,我想不会有人把iPad或者iPhone放在桌子上玩,因为同样在桌子上没有笔记本方便。iPad成功其实相当一部分建立再被窝里的需求,windows是建立在桌面的需求。使用场景的不同的产品。
2.FrontPage
又是一款比较失败的产品(或者说定位失败)。当初FrontPage是Office2000的一部分,延续了Office的风格。我毕业前做网页用的FrontPage,感觉相当好,因为操作简单,几乎不用学。后来到了公司,用了Dreamweaver,刚开始很不习惯,感觉很复杂,后来慢慢体会到Dreamweaver的经典和FrontPage的垃圾之处。Office原本是编辑软件,而FrontPage更类似设计软件,“编辑”和“设计”的区别你可以自己体味。产品到底给谁用的这个也是用户体验的核心,FrontPage对于初学者非常好,公司前台只要会Word做个简单的网页也没有问题。Dreamweaver更适合有些基础的用户适用。但是市场是残酷了,有多少公司是前台自己做网页呢?再说Dreamweaver入门也没有那么难,所以难免被淘汰了。
3.十七个月的儿子玩iPhone
不是因为我儿子聪明,这样的孩子我发现了3、4个了,有宝宝的iPhone用户都能发现宝宝玩iPhone的天才,最好的用户体验来源于生活。十七个月,话还不会说,但是已经可以解锁iPhone和浏览照片了。因为iPhone的操作方式是源于生活的,也就是他想“应该这样玩这个东西”,结果还真就是这样玩。不需要到网上找什么秘笈、技巧。不需要说明书,也不需要考虑键盘鼠标和屏幕和操作的对应关系。
4.Mac系统
上大学的时候去过一次郑州的苹果专卖店(不知到是不是冒充的)只是觉得东西挺漂亮,不过听说系统不兼容,我就想谁会用不兼容的东西?做梦没想到10年后我也会买台MacBook。Mac系统(先不说能装Windows的问题)和PC系统各自的优势是什么?PC系统优势是兼容,兼容意味着组合简单,原来科技市场随处可见的组装机证明了这一点。用软件的设计的话说就是“部件之间、操作系统和软件之间高内聚低耦合”,成本低,厂商选择范围大。劣势呢?因为公用所以同质化严重,不论是微软或者是硬件厂商都很难发挥更多的想象力(因为接口已经制定,升级接口牵车蕉喾矫娴睦妫萌砑幕八怠安灰览凳迪郑览到涌凇保峁涌谝洌捅吡耍1热鏜acBook触摸板可以有很多操作方法,双指扫、四指扫等等,这个意味着操作系统和硬件都要支持。不是微软没有这个想象力,如果微软加入了相似的功能,他能保证所有笔记本的触摸板都支持多点触控么?他能保证所有笔记本的触摸板都足够大,以至于容下四个指头在里边扫来扫去?Mac正式发挥了这种优势,来增加用户体验。类似的事情还很多,我原来的DELL有四个USB,现在Mac只有两个,当初觉得会不够用,后来发现完全够用的,Mac系统全部支持蓝牙(同样微软畏ㄗ龅剑绞庇美堆朗蟊辏粤礁鯱SB一直处于空闲状态,偶尔插下U盘或者移动硬盘。但是原来的DELL呢虽然有4个,但是不支持蓝牙(我没有选购),所以必须有个接收器一直插着,虽然不大,但是由于两个USB太近,就没法插U盘了,所以一个Min接收器,其实占了两个口,到头来还是剩余两个口。前几天我的本子还提醒我升级固件,是BIOS么,这个还是PC机无法完成的任务(至少没有某个软件敢提醒你升级吧)。Mac很聪明,扬长避短了。
5.关机,很让我纠结
每次关电脑我都要问一下我同事,到底是“休眠”睡的死,还是“睡眠”睡的死,只是知道一个完全断电,一个只有内存等少数部分供电,“休眠”和“睡眠”分别对应那一个,我一直没有搞清除。后来索性也不高清楚了,笔记本扣上就好了,再次开电脑的时候打开的程序别给我关闭就好了。网上有高人总结windows的关机方法有XX种。无语了。
所以我简单总结一下,用户体验就是你这个产品是:谁在用、什么环境下用、如何用、学习的门槛有多高,以及这些人在这个环境下用的爽不爽?
肯定很不全面,随想一下,欢迎补充。。。
反过来,看WebQQ这个产品,是给谁用,什么环境用,我没有想出来。。。
难道仅仅是为了开放而开放的一个平台?
刚看到微薄上有人云:”在WebQQ里面发现了Mac OSX的Dock,Win 7的开始菜单,Win XP的蓝天白云壁纸,iOS/Android上的分屏指示器…… ”。一瞅还真是,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