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 10
个人管理:写书之前应该回答的几个问题
我在06年和一个同事写过一本Delphi入门的示例书籍Delphi数据库通用模块及典型系统开发,当时体会到了写书不像想象中的简单,基本上业余时间都没了,所以我之后就不想出书了,其中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还没有找到一本真正想与大家分享并且自己能写出来的书籍。   博客是个好东东,只要你愿意与人分享交流,你的行为就可以赢得大家的认可,如果你的观点或者文章写的又好,那么就会有更多形式与大家分享,例如最
http://cyqdata.cn/cnblogs/article-detail-39816 
个人管理 - 使用Scrum来敏捷自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和自己的职业或事业,如果把经营个人成长作为一个项目来看,那么在这个个人管理项目中,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项目的管理者和执行者。   Scrum敏捷开发方法   如果你是一名开发人员,那么现在还不知道Scrum方法,那么你就out了。Scrum是一种现在普遍流行并且很好的一种基于管理为主的敏捷项目开发方法。我之前blog中全面概要的介绍了一下Scrum方法,如果你不熟悉的而又想了解下
http://cyqdata.cn/cnblogs/article-detail-38741 
个人管理:程序员应不应该离职,我该何去何从呢?
在公司工作已经10年了,我看到过很多熟悉和陌生的面孔走去,也有后来又回来的,他们中有善于思考的人、也有浮躁的人,有老员工、也有新员工,有技术人员、也有管理人员。每个人在工作中都会经历或者思考过”离职“这个问题,作为普通IT人员的我也同样逃不开这个词。虽然曾有去寻找另一片绿地的想法,但我相信与其寻找远处的幸福,不如马上在脚下播种幸福,所以今天我仍旧只在一家公司工作过。   这
http://cyqdata.cn/cnblogs/article-detail-38443 
个人管理 - Learn More,Study Less!
在我们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对于知识的了解,我们都是从不懂到熟知,在《Learn More,Study Less!》ebook中对整体学习理论和方法进行了一些描述,本篇讲介绍一下整体学习。 整体学习五步骤 1) 获取   通过眼睛和耳朵获取信息,这个阶段主要目的有: 简单(Simplicity) 信息量(Volume) 获取信息速度(Speed) 2) 明白  明白获取的信息,还提留在信息最表层。
http://cyqdata.cn/cnblogs/article-detail-37602 
个人管理:12种性格会错过成功
永远觉得自己不够好。这样的人有才华、有能力,也够努力,但自我评价低、缺乏自信,难有飞越和突破。 观点过于绝对。他们是非分明,世界不是黑色就是白色。可是,太过坚持原则,也很可能四处树敌,影响发展。 太过苛求他人。这样的人对别人不断鞭策、严格监督。虽说佩服其才干,但“高处不胜寒”,少有人愿意与之共事。 从不得罪人。这也是我们所说的“老好人”,他们害怕得罪
http://cyqdata.cn/cnblogs/article-detail-36288 
个人管理/时间管理 辅助工具套件分享
    作为一个开发人员,个人管理这些软件技能可以说和开发技能一样重要。     之前写了一篇《PDA感悟》(还有《脑子是用来想事的,不是记事的》),主要是对过去一年来使用PDA来进行GTD和个人管理的情况进行总结。在公司里,和组内的同事们进行了分享,最后还拿了个“反思奖”。他们提出要求要我进一步分享我个人做时间管
http://cyqdata.cn/cnblogs/article-detail-36247 
个人管理:简单,我微博中的一句话,总有你喜欢的
今天在新浪微博中看到一句话,【小时候,“幸福”是件很简单的事;长大后,“简单”是件很幸福的事。 】突然发现微博就是一个简单的工具,简单的一句话就能说出你想说的东西。敏捷结果练习中专门有个练习讲谚语和隐喻的,有时候往往就那么一句话一个念头就可以自己充满电,于是突然想把我在微博中发的一些简单文字合集一些贴上来与大家分享一下,总有你喜欢的吧:)   更多
http://cyqdata.cn/cnblogs/article-detail-4168 
个人管理:公司做的稻盛阿米巴培训笔记
    在1月2日公司宣贯时组织了多场培训,请了专门做稻盛哲学培训的一个老师来给我们分享稻盛哲学,我在敏捷个人QQ群中说过这件事,当时有些朋友希望我与他们分享一下,所以下面我将把这次听到的主要内容与大家分享一下,不知你是否能从稻盛哲学能看到敏捷个人的影子:) 稻盛和夫简介       我想可能有些朋友还不
http://cyqdata.cn/cnblogs/article-detail-2856 
个人管理:放松离合与换档时刻
在30天敏捷结果(24):恢复你的精力中讲到恢复精力,这让我想起很久以前写的一篇文章。几年后再看到自己的文章,依然觉得深有感受,这里贴上来与大家分享一下。 学车   公司集体学车,我也报了个名。"起步、停车、换档都要踩离合……",教练的训叨让我这个新手牢记在心。换档时刻,踩死离合是最强烈的概念、高度紧张是最真实的写照,几次的训练课下来,疲顿不堪。"时刻踩离合不是好习惯,人累、车的磨损也大。在路口等候时,空挡状态,松开踏板,活动活动腿脚不是很好嘛,何必总要踩着离合不放!"教练的提醒让我释然,换挡时刻,要踩紧踏板、松开离合器,很平顺地改变节奏与速度,很自然地适应当时的路况。 人生如同驾车   最近我常想,其实人生也如同驾车一样,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中,也常常会有"换挡"的时候。老婆今年刚毕业,如同三年前的我、也如同刚走进我们公司的新员工,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常听到老婆
http://cyqdata.cn/cnblogs/article-detail-392 
个人管理:从昨天的一个设计评审来谈如何与人交流你的设计思路
昨天项目组进行了一个设计评审,主要是对OpenExpressApp的AutoUI部分进行重构,我相当于评审人。大家也可以把这个评审过程当做与人交流你的设计思路的一个过程,以下从我评审的一些要素来谈谈与人交流设计思路时需要考虑的内容,也许对大家在实际工作中的架构、设计和沟通都有所帮助。   评审并不是审判,你直接说出结果之后,然后等着判官下笔,评审一定是基于特定主题进行的,所讨论的东西都围绕这个主题,那么如何让人先清晰你的这个主题是需要考虑的。对于不同人来说,每个人关注视角不一样,所以还需要针对这个主题,对于不同场合、不同参与者,你需要使用什么方式来讲哪些内容才能够让参与者都清晰。 影响我评审关注的一些观点 技术是为业务服务的,再考虑技术时一定需要想想为实际业务做了什么 你清楚的别人不一定清楚一般自己做的设计会觉得很简单,可维护很好,但是没有做过的人理解起来很可能是相反的 你觉得简单的别人
http://cyqdata.cn/cnblogs/article-detail-229